

中低星級酒店進退之途
發(fā)布時間 : 2012-03-05 瀏覽次數 : 573 次
最近蘇州有9家三星級旅游飯店退出“三星”行列,在高星級j酒店以及經濟型酒店擴張及發(fā)展勢頭迅猛的兩面夾擊下,中星級酒店夾縫中生存,境遇不佳。曾經被視為標桿的老牌三星酒店而今生存空間日漸縮小。據蘇州市旅游局方面對外消息稱,當地二、三星級酒店入住率最低,在眾多三星級飯店中,三分之一經營業(yè)績較好,三分之一勉強生存,另外三分之一則岌岌可危。近年來,已有十余家三星級酒店退出星級復合評定制度,不再掛三星。
實際上,退出星級制度的做法蘇州并非先例。在北上廣一帶,隨著星級酒店的規(guī)模越來越龐大,競爭愈發(fā)激烈,星級酒店之間陷入同質化競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一線酒店市場呈現“兩頭滿中間空”的局面。以廣州廣交會期間為例,一方面,經濟型酒店的發(fā)展空間順應市場需求,其廉價和便捷的特質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二來盡管秋交會人氣較春交會旺,然而歐美高端客商遠不及以前,來自各地的大量客商也傾向于價格更低并有一定品質保障的經濟型酒店。另一方面,高星級酒店由于數量越來越多,產品隨之更為多樣化,原本高企價格亦有所緩和,仍能保持一定的客源。然而尷尬的二、三星酒店往往吃力不討好,既無法在預訂系統(tǒng)上獲得更多的客源,硬件方面的老化、功能不全,管理不周,服務缺乏個性化等因素,導致最終被市場淘汰。
早在兩三年前,業(yè)界已經響起關于中低星級酒店轉型的呼聲,然而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見。而隨著新旅游飯店星級評定標準的出臺,對于酒店軟硬件方面的要求更為細致嚴格,不少老牌的中低星級酒店在面臨經營不善的壓力下,更是難以承受大投入改造所造成的成本壓力,選擇退出星級評定,另謀發(fā)展之路不失為一種解決之道。
以蘇州南林飯店為例,經過升級改造,其硬件水平已接近五星級酒店水平,掛“三星”顯然與之不匹配,依據自身需求來看待星級評定的必要性,這或許才是酒店們本該持有的態(tài)度。星級評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特定市場、特殊時期,它的作用未必能夠發(fā)揮到極致,用得不好,反倒不易于酒店找準自身地位,陷入同質化和大眾化的怪圈。
中低檔酒店必然有其轉型的方向,但大的方向應從特色主題入手。有別于高星級酒店的大而全,亦不同于經濟型酒店的小而簡,星評標準顯然不是市場的方向標,在合適的地理位置上,開辟一家以或音樂、或繪畫、或電影、或電視劇、或廣繡、或陶瓷等等極富特色的主題酒店,一方面提供基本的食宿服務,另一方面則展現特色的旅游文化元素或商品,凸顯特色,以謀差異化競爭。